古味新吃,客家好食
| |||
‧台灣光華雜誌 2012/03/20 | |||
提到客家菜,一般人或許都能數出客家小炒、薑絲大腸、梅乾扣肉、紅糟鴨肉等經典菜色;鹹、香、油,吃飽不吃巧,「鄉野粗食」是客家菜給人的刻板印象。 | |||
【文/陳歆怡】
提到客家菜,一般人或許都能數出客家小炒、薑絲大腸、梅乾扣肉、紅糟鴨肉等經典菜色;鹹、香、油,吃飽不吃巧,「鄉野粗食」是客家菜給人的刻板印象。然而,客家飲食精彩之處還在於多樣的副食品及點心零食;記憶中的美食,是伴隨勞動韻律或歲時節慶的歡愉饗宴,蘊藏著尊天敬地的誠心,也滿懷家族女性含辛茹苦的愛意。
近年,各地客家庄吹起休閒風,野薑花、菊花、茶都可入菜,以茶代酒更添意境,還與有機、環保觀念重新接合,不變的卻是反璞歸真、熱情好客的精神。
撰寫過《山裡的女人》、《台北客》的文化工作者張典婉,人近中年特別懷想小時候在苗栗頭份客家庄過年的經驗:越接近年關,家家戶戶的伯母、阿姑都忙著磨粄,屋角曬著鹹菜,空氣裡互相傳遞著菜香。年夜飯滿桌難得的雞、豬料理,過年期間也天天充滿驚喜,因為相互拜年的親友總會攜著一方大花布包袱,裡頭捆著自家的紅糟雞腿、紅露酒、蘿蔔乾,乃至除夕拜拜用的貢品「油椎ㄟ」(用麵粉或蛋裹上、炸得金黃的甜粄)當「等路」(客語的禮物)。
|
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
古味新吃,客家好吃的美食!
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
「走出六堆的暗夜-白色封印故事」新書發表
走出六堆暗夜 發表口述新書
15:43:54
(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30日電)屏東縣政府進行六堆地區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口述歷史記載,付梓出版「走出六堆的暗夜-白色封印故事」一書,今天在佳冬鄉受害者戴常山半夜被捕的戴屋夥房舉辦新書發表會。
為挖掘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,屏東六堆地區客家人參與社會運動而受政治迫害的歷史,客家事務處自2009年起委託大戇牯環境保育協會辦理調查計畫。
調查團隊走訪台灣北中南尋找這些白色恐怖受害者,訪談對象超過100名,歷經3年的時間,最後將屏東受害者的故事,以史觀撰寫成動人的報導文學「走出六堆的暗夜-白色封印故事」,是一本重要的本土歷史著作。
大戇牯環境保育協會指出,佳冬鄉為屏東地區客家人白色恐怖受害最多的一個鄉鎮,當時國民政府以台灣共產黨省工委在佳冬進行組織發展、顛覆政府為由,將鄭團麟、賴傳盛等人逮捕入獄,不久2人就被判處死刑,遭到槍決。佳冬地區有50、60人受到這個案子牽連,被捕入獄,判刑數月到十數年不等。
為挖掘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,屏東六堆地區客家人參與社會運動而受政治迫害的歷史,客家事務處自2009年起委託大戇牯環境保育協會辦理調查計畫。
調查團隊走訪台灣北中南尋找這些白色恐怖受害者,訪談對象超過100名,歷經3年的時間,最後將屏東受害者的故事,以史觀撰寫成動人的報導文學「走出六堆的暗夜-白色封印故事」,是一本重要的本土歷史著作。
大戇牯環境保育協會指出,佳冬鄉為屏東地區客家人白色恐怖受害最多的一個鄉鎮,當時國民政府以台灣共產黨省工委在佳冬進行組織發展、顛覆政府為由,將鄭團麟、賴傳盛等人逮捕入獄,不久2人就被判處死刑,遭到槍決。佳冬地區有50、60人受到這個案子牽連,被捕入獄,判刑數月到十數年不等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