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鍾姓 源遠流長

鍾姓來源
一、以邑爲氏。鍾氏的源流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宋微子建立宋國,是商湯的子姓後裔。張澍《姓氏尋源》認爲鍾氏“當是以官爲氏”,其始祖曾食采於一個叫作鍾離(今安徽臨淮關一帶)的地方,所以子孫“以邑爲氏”,開始以“鍾離”或“鍾”爲姓。複姓“鍾離”及單姓“鍾”,實際上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。
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》:“鍾姓,宋微子之後,桓公曾孫伯宗仕晉,生州黎,仕楚,食采鍾離,因氏焉。子孫或單姓鍾氏,楚有鍾儀、鍾鍾,鍾子期與伯牙爲友,項羽將鍾離昧,昧中子接,單姓鍾氏,始居潁川長社。” 另外,據《通志.氏族略.以邑爲氏》所載,春秋時宋桓公之曾孫伯宗在晉國做官,逃奔楚國,於鍾離,後有鍾氏,鍾離氏。又,《姓氏急就篇》記載:楚漢之際,鍾離昧爲項羽部將,其子接,居潁川長社,其後改氏鍾氏。

二、源於部落。虞舜時,伯益負責馴養鳥獸,至大禹時又輔佐治水,因功而得以受賜嬴姓。此後,嬴姓部落又分爲14個小部落,其中的一個部落就是鍾部落,這一部落的人後來也姓鍾。
三、以官爲氏。《湖南藍山鍾氏族譜》載,居住在湖南藍山一帶的鍾姓人,其祖先原是周朝負責鍾呂樂器的樂師。按周禮規定,在春官大宗伯以下,有一負責鍾呂等打擊樂器的屬官,稱鍾師。擔任鍾師的人多是與周王同姓的王族成員,其職位因具有極強的專業性,故世代相襲。春秋時,由於周朝的禮崩樂壞,鍾師之家失去了世代承傳的職位,出亡到諸侯國謀生。爲標明自己原有的身分,他們從此也都以鍾爲姓。
四、少數民族鍾姓。
1、北魏高祖時有羌人鍾豈内附,改姓鍾。(《魏書·第七卷上》)
2、畲族鍾氏,傳說是高辛氏的後裔,他們的始祖盤瓠生有三子一女,三子分别姓盤、藍、雷,一女名叫龍郎公主,當地一個叫鍾志深的人入贅,與龍郎公主結婚,民族成分由漢爲畲,姓爲鍾。
3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滿洲八旗姓》:鍾吉氏,滿族、蒙古族共有姓氏,世居葉赫、撫顺,以及烏魯特等地,後冠漢字姓鍾。
4、裕固族鍾鄂勒氏改單姓鍾。

遷徙分布

  無論是複姓的鍾離還是單姓的鍾,都發源於今安徽省境内。而後,大致於漢晉之際,則以河南爲其繁衍中心,其中以遷入潁川的鍾氏從一開始就著稱於世。後來成爲全國各地鍾氏的主要來源。先秦時期的鍾氏,主要居住在楚國境内(今湖北、湖南一帶)。從漢代開始到以後的數百年間,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一直是鍾氏發展繁衍的中心。所以,許多姓書都說鍾氏發源於潁川。東漢時,長社人鍾皓隱居不仕,其7世孫鍾雅西晉時隨晉室渡江,居於建康(今江蘇南京)。與此同時,鍾氏還有遷居至今浙江紹興的,鍾雅的7世孫鍾嶼爲南朝梁永嘉縣丞,他的兒子鍾寵爲臨海令,爲避侯景之難徙居至南康贛縣(今江西贛州市)。南朝末有鍾士雄,曾爲南朝陳伏波將軍,史書稱其爲“嶺南酋帥”。
唐初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,隨從將佐有鍾德興,後在福建安家。唐代的鍾氏還分布於今四川、山西、廣東廣州、安徽合肥一帶。
宋、元、明時期,福建的漳州、泉州、寧化等地,廣東的南海、南雄、蕉嶺、湖州、梅州、興寧等地均有鍾氏的聚居點。
從乾隆開始,閩、粵鍾氏陸續有人遷台灣,後又有人遷海外。
據台灣省文獻會的調查統計,目前,鍾姓是台灣的第51個大姓。近年來,鍾姓子孫遍及台灣各地,其中以新竹最多,台北次之,嘉南地區又次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