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

客家美食 - 佳冬的粄條

[公視新聞] 「你嘸知的庄頭」的專題,要帶觀眾朋友來看屏東佳冬的粄條,這兒的料特別澎拜,作伙來看嘜。

粄條下水汆燙,再加入一點豆芽和配料,就是佳冬鄉昌隆村民愛吃的傳統美食,看起來雖然不出色,但把裡頭的料撈起來瞧,竟然有蚵仔和魚肉,口味也很特殊。

吃粄條,大家的印象,想必都認為要添加油蔥肉燥和肉片才道地,但在昌隆,村民卻認為,粄條要有海鮮的甜味才好吃。
http://news.pts.org.tw/detail.php?NEENO=208856


粄條店業者 林太太
(早年)鮪魚加下去之後
他們就覺得說
那個蚵仔 鮮度也很甜美
他們就放 放了之後 
覺得說還不錯
這湯頭就很獨特的感覺啊

不只配料,連湯頭也分成兩鍋,一邊是大骨和豬肉熬煮的,另一個是燙蚵仔留下的鮮甜湯頭,兩者混在一起,才能讓這碗粄條看起來很平凡,嚐起來卻令人回味無窮。在佳冬,除了海鮮口味,其它村子也有像這樣放了豬肝、魚丸和大片豬肉,同樣和其它客家地方的吃法很不同,但還有更特別的,是佳冬人製作粄條的方式。

米漿倒進盤子,不是送進蒸籠,而是放在滾水上,隔水加熱,一般粄條要多加地瓜粉,才能讓粄條更有彈性,這種獨特製法雖然速度慢,卻能讓純米漿做的粄條,口感又軟又Q。

粄條師傅 林良興
從我祖母 我媽媽
一直傳下來都是這樣子
所以我們都是堅持
為什麼要堅持
因為你那個機器在做的
跟我們純手工在做
完全都不一樣

因為做粄條需要長期經驗,口感才不會走樣,因此一般佳冬民眾,要吃粄條還是得找專業的粄條店,很多當地村民把粄條當早餐吃,每天都要吃上一碗。

佳冬鄉民
有時候阿婆老人家身體不大好
胃口不大好的時候
都是要吃粄條
吃了不會漲 然後又會飽肚子

佳冬鄉獨特且多元的粄條文化,在20多年前,因為台十七線帶來車潮,還曾發展出一條粄條店林立的粄條路。

佳冬文史協會理事長 陳賜福
當時)台十七線的開通
加上整個景氣的發展
所以很多遊客 還有路人
到了佳冬以後都會想要下車
來品嚐一下佳冬的粄條

交通的改變,讓粄條路沒落了,但在地的粄條文化還保存,和佳冬知名的蕭家古厝等客家建築古蹟,一起流傳後世。
記者 王介村 許政俊 屏東報導

http://news.pts.org.tw/detail.php?NEENO=20885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